访问量:18463744

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春季工作会议召开

   2023-04-18 中国汽车报247
导读

由于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汽车正在从传统的运载工具转变为智能出行空间,座舱也因此拥有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内涵与外延,智能座舱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中非常活跃的一个产业生态

由于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汽车正在从传统的运载工具转变为智能出行空间,座舱也因此拥有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内涵与外延,智能座舱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中非常活跃的一个产业生态。4月1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2023春季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共有来自整车、零部件、高校、检测机构等80余名行业代表与企业人士参与。




“当前,汽车座舱的形态、功能和交互方式正发生快速变化,智能座舱已经成为了汽车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窗口。”中汽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充分发挥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的平台作用,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前沿领域研究,不断引领技术进步,在智能座舱联合研究课题、测评标准、技术路线图等方面广泛凝聚行业共识,为智能座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上,中汽学会汽车智能化与未来出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冯锦山宣读了关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组织工作优化的通知,详细汇报了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战略委员会、立项委员会、工作组组长及副组长、秘书处的优化方案情况。在接下来的聘书颁发仪式上,公维洁副等领导分别为工作组副组长、战略委员会、立项委员会、秘书处代表颁发了聘书。


在交流汇报环节,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相关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智能座舱分级-场景-功能体系研究》、《智能手机体验在智能座舱中控屏迁移技术研究》、《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跨域融合研究》、《智能座舱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体系研究》、《智能座舱市场洞察及消费者需求研究》等联合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汇报,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会议同期还召开了智能座舱拟立项标准的预研会,来自清华大学、大众集团的相关专家对《智能座舱定义与分级标准》、《汽车座舱智能化指标和评测标准》、《汽车智能座舱功能分类标准》等标准研究思路进行了汇报,并听取会议现场与会行业专家的意见,为下一步标准的立项打下良好基础。会议最后,与会专家代表研究讨论了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2023年度工作计划,并围绕企业在智能座舱方面重点需求和痛点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达成共识。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加强了智能座舱领域的交流沟通,为下一步开展联合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凝聚行业共识,引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工作组表示,将继续发挥行业桥梁和纽带作用,联合行业深入推动智能座舱技术进步,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qmy.com/news/show.php?itemid=20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